发布日期:2020-12-30
浏览次数:12次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战略创新团队2018年10月入选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战略创新团队。团队以上海海洋大学具有良好育种基础和研究背景的鱼贝等养殖品种为对象,通过基因组学等多组学的精细解析,阐明控制生长、抗逆、抗病等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和分子机制,创建安全高效的良种培育新技术,培育优良养殖品种,使团队成为我国水产种质创新的引领力量为目标。经过建设,团队取得了重要进展。
团队成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项目1项、课题3项以及基金委重点等重点项目,获得竞争性经费5000余万元。 发表论文质量稳步提升,发表影响因子大于5的33篇,其中影响因子10左右的论文7篇,发表1区论文80多篇,4名队员应邀在水产核心期刊撰写综述论文。育成三角帆蚌“申紫1号”、缢蛏“申浙1号”和 团头鲂“浦江2号”等3个新品种,创立草鱼优良种质遗传评价技术,推广的草鱼、团头鲂、三角帆蚌、缢蛏等品系超过5个,创造经济效益超10亿元。团队初步建成了海洋生物基因组大数据平台OGD(Ocean Genome Database),提供生物基因组数据可视化分析,可直观分析基因测序的不同数据。团队成员参与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以第一单位获上海市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奖3项。师资质量稳步提高,培养基金委优青1人,10余人次新获得省部级人才计划。提升了我校水产学科的声誉。
团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支撑本科生进实验室150余人,参与建设上海市市级思政领航团队1个;作为核心力量支撑了水产养殖学和生物科学两个本科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团队获得上海市“卓越水产养殖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和输出”教改项目1项,建成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市级3项。 《鱼类学》课程获评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指导大学生参加全国科创竞赛和国际赛事,获得国际奖1项,特等奖和一等奖7项。培养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本科10人、硕士7人,3名学生获得国外奖学金出国留学,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20余篇。
团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与东南亚、非洲等“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淡水鱼类、贝类种质资源发掘和良种养殖试点,为非洲和东南亚培训水产养殖人才30余人次,推动了罗非鱼养殖技术回故乡;落实中葡“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2月4日-5日访葡期间,《人民日报》两次提到我校及中葡合作;开展西藏亚东精准扶贫,参与亚东鲑鱼繁育和规模化养殖项目,助力亚东鲑鱼产业发展,获教育部表彰;推动了崇明水生生物数据库建设,为上海及全国种源渔业提供基础支撑。以新技术和新品系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工作扎实,讲求实效,目前探索与浙江丽水建立两山学院探索稻鱼种养新模式,与诸暨建立淡水珍珠研究院提升珍珠质量和产量,与江苏中洋集团形成产学研融合支撑长江刀鱼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珍珠蚌新品种推广等成果得到了《农民日报》的报道,得到广泛好评。
发布日期:2020-12-30
浏览次数:12次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战略创新团队2018年10月入选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战略创新团队。团队以上海海洋大学具有良好育种基础和研究背景的鱼贝等养殖品种为对象,通过基因组学等多组学的精细解析,阐明控制生长、抗逆、抗病等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和分子机制,创建安全高效的良种培育新技术,培育优良养殖品种,使团队成为我国水产种质创新的引领力量为目标。经过建设,团队取得了重要进展。
团队成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项目1项、课题3项以及基金委重点等重点项目,获得竞争性经费5000余万元。 发表论文质量稳步提升,发表影响因子大于5的33篇,其中影响因子10左右的论文7篇,发表1区论文80多篇,4名队员应邀在水产核心期刊撰写综述论文。育成三角帆蚌“申紫1号”、缢蛏“申浙1号”和 团头鲂“浦江2号”等3个新品种,创立草鱼优良种质遗传评价技术,推广的草鱼、团头鲂、三角帆蚌、缢蛏等品系超过5个,创造经济效益超10亿元。团队初步建成了海洋生物基因组大数据平台OGD(Ocean Genome Database),提供生物基因组数据可视化分析,可直观分析基因测序的不同数据。团队成员参与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以第一单位获上海市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奖3项。师资质量稳步提高,培养基金委优青1人,10余人次新获得省部级人才计划。提升了我校水产学科的声誉。
团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支撑本科生进实验室150余人,参与建设上海市市级思政领航团队1个;作为核心力量支撑了水产养殖学和生物科学两个本科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团队获得上海市“卓越水产养殖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和输出”教改项目1项,建成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市级3项。 《鱼类学》课程获评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指导大学生参加全国科创竞赛和国际赛事,获得国际奖1项,特等奖和一等奖7项。培养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本科10人、硕士7人,3名学生获得国外奖学金出国留学,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20余篇。
团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与东南亚、非洲等“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淡水鱼类、贝类种质资源发掘和良种养殖试点,为非洲和东南亚培训水产养殖人才30余人次,推动了罗非鱼养殖技术回故乡;落实中葡“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2月4日-5日访葡期间,《人民日报》两次提到我校及中葡合作;开展西藏亚东精准扶贫,参与亚东鲑鱼繁育和规模化养殖项目,助力亚东鲑鱼产业发展,获教育部表彰;推动了崇明水生生物数据库建设,为上海及全国种源渔业提供基础支撑。以新技术和新品系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工作扎实,讲求实效,目前探索与浙江丽水建立两山学院探索稻鱼种养新模式,与诸暨建立淡水珍珠研究院提升珍珠质量和产量,与江苏中洋集团形成产学研融合支撑长江刀鱼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珍珠蚌新品种推广等成果得到了《农民日报》的报道,得到广泛好评。